3月19日,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香港、新加坡、巴黎一同登上全球生活成本指數榜榜首,為該調查逾30年以來,首次有3個城市并列第一。
那么,大家比較關注的歐美國家城市情況如何?
紐約從去年的13名躍升至第7,與韓國首爾和丹麥根本哈根并列。洛杉磯排名也有所上升,由去年的14上升至第10。而尚未成功脫歐的英國,生活成本卻有所下降,倫敦在全球最貴城市榜單中并未躋身前十。
據悉,「2019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對全球133個城市、超過150件物品的價格進行分析,對比了各國國民衣、食、交通、租住開支及水電費、私立學校學費、家庭照顧服務和娛樂費用等400多個產品和服務的價格,得出這一榜單。
香 港
香港首度成為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較去年第四名連跳3級。
根據今年初美國研究機構Demographia公布的國際買樓負擔能力報告顯示,香港已經連續9年蟬聯第一,買樓負擔比例高達21倍,遠超排名第二的加拿大溫哥華!即香港人要連續21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一個“蝸居”。
另外,年初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公布,香港成為外派員工住房租金最昂貴城市,平均月租高達10929美元,租金上升4.9%!
除了房價高企,香港的日常費用也不低。以每1公斤面包為例,香港售價3.91美元,而新加坡僅需3.4美元。又以剪發為例,香港女性需要花費112.1美元,較去年92.71美元上升21%,而新加坡僅需96.01美元。
新加坡
作為連續6年霸榜的城市,新加坡的生活費高昂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首先是水電費。新加坡是一個沒有冬天的國家,水電的開銷都比較高。尤其是政府將水電費上調30%之后,民眾的支出又增加了。
其次是就餐費。在新加坡外出吃飯,一般都要上交7%的稅(GST)。即便是自助點餐,也需要加收10%的服務費。
另外,在新加坡就算買得車也養不起。因為在上路之前,首先要辦理一張擁車證(COE),最低也需要2-4萬新元(約合10-20萬人民幣),而且只有10年的期限。
紐約/洛杉磯
2018年美國經濟持續強勁增長和美聯儲緊縮的貨幣政策,導致去年美元大幅升值。隨著美元兌其他貨幣走強,除了排名第7的紐約和排名第10的洛杉磯以外,美國其他所有城市的生活成本均上漲。
其中升幅最大的是舊金山,由第37位上升到第25位;休斯頓從第41位上升到第30位,而西雅圖則從第46位上升到第38位。
倫 敦
報告稱,英國脫歐公投后英鎊大幅貶值,導致英國物價下跌,海外游客在倫敦享受到20年多來最便宜的物價。
不難看出,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是決定生活成本的重要因素。由于經濟動蕩,貨幣疲軟或當地價格下跌,許多城市的排名下滑,如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和委內瑞拉等國。
免費定制移民方案
全程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