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此前宣布,今年施政報告將提前至9月公布,目前正廣泛接受公眾咨詢,聽取市民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近日,香港立法會「C15+」議員集體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施政報告建議。其中,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尚海龍就針對「人才、科技、經濟、治理」四大領域提出10項建議,涵蓋高才通優化、投資移民改革、消費券升級等關鍵政策。
先來看看這10項建議中,主要涉及人才來港部分的建議有哪些?

©包圖網
便利高才帶錢來港
尚海龍議員在建議中提到,為提升「高才通」吸引力,建議推四項「10萬美金」政策,包括:生活、購房、創業、增補,讓高才通申請人可攜帶更多資金來港,覆蓋生活、購房、創業、教育醫療及租房消費等場景。建議相關額度與簽證掛鉤,吸引高才來港。
引導民資投向未來
對「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俗稱“投資移民”)進行結構性改革,從現有的金融投資為主,轉為創科投資導向。建議港投公司將總投資額的10%配置于香港初創科技公司或中小型創業企業(SME StartUp),并配套建立相關系統,并待計劃成熟后,可逐步將比例提升至20%。并建議設3年試行期,每半年檢討一次,動態調整細則。
©包圖網
打造人才友好城市
建議將新市民納入2萬元生育基金受惠范圍,保障子女教育權利。借鑒新加坡經驗,可設立專項獎學金鼓勵人才子女留港發展。
同時建議將每年12月28日設立為「香港人才日」,通過表彰典禮、專業展覽等活動彰顯人才貢獻。
明確人才續簽要求
建議制定更明確的續簽標準,特別是針對高才通A類的企業家級人才,建議此類人才年度在港納稅總額(不限于利得稅或薪俸稅)不低于30萬港元,即符合續簽資格,無須受限于居港日數要求。
同時,還建議港府將各項人才計劃的年度成功續簽目標由5萬人提升至6萬人,等。
©包圖網
除上述與人才政策息息相關的建議外,尚海龍議員還提出:公開引資成果資訊、北都發展進程Jira化、重推優化版消費券、推「智方便」利民助政、政府設獎支持創科、切實研究消費轉型等建議。
其實尚海龍議員在去年也曾經向特首提交施政報告建議,其中包括擴大高才通院校的名單,把名單擴充至軟科(上海交通大學榜單)中國大學排名前25位,并增加2所金融院校: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
雖然最終并未完全采納該建議,但在2024年的施政報告中,也采納了擴充高才通院校名單,增加了13所海內外頂尖大學,其中包括9所內地高校,分別是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以及四川大學。
©包圖網
因此,本次的施政報告建議也有機會被聽取。如果相關建議被采納,對眾多準備赴港或已經赴港的人才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那么,您對這些建議怎么看呢?
本文部分資料整合自網絡。申請要求請以官方最新公布政策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