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并宣布,2025年施政報告將提前至9月公布!
李家超說,今年較過往提前發表施政報告,是因為年底會舉行立法會換屆選舉,本屆立法會會期將提早結束。提前展開施政報告的公眾咨詢,是因為重視行政立法溝通和互動的重要性,同時讓特區政府有充分的時間聽取市民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包圖網
近年來,有關香港身份項目的政策,都隨著每年的施政報告出爐:
2022年施政報告中,推出了香港高才通計劃并于當地12月28日接受申請;放寬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俗稱“專才計劃”),引入人才的職位屬當時「人才清單」或年薪達200萬港元或以上,可無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可直接提出申請;以及,取消香港優才計劃年度配額限制(當時為每年4000個);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計劃逗留期限至2年,并把本港大學的大灣區校園畢業生納入計劃;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等。
2023年施政報告提及,重新推出香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俗稱“香港投資移民”),門檻設為3000萬港元;擴大香港高才通合資格院校名單至184間;推出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從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的大學授課課程(即學士學位、副學位及碩士學位課程)的非本地生限額將提升一倍至40%,等。
2024年施政報告表示繼續大力搶人才,更新了「人才清單」、擴大香港高才通合資格院校名單至198間,并把高才通A類首次簽證由兩年延長至三年;優化一般就業計劃和專才計劃,新增渠道吸引年輕及具經驗而人力極短缺的指定技術工種專才來港;在優才計劃下增設機制,主動邀請頂尖人才來港發展;延長本港大學的大灣區校園畢業生納入「留港╱回港就業安排」試行兩年,等。
©包圖網
歡迎了大量人才來港后的香港,也從人才的“量”逐漸向“質”的方向進行轉變!包括:
2024年11月1日,香港優才計劃突然進行巨大改革,其「綜合計分制」從對申請人的年齡、學歷、語言能力、工作經驗、人才清單、家庭背景等進行評分,滿足80分或以上可遞交申請,轉變為對申請人的年齡、學歷、語文能力、工作經驗、全年收入和業務所有權,設有12道是非題,申請人需要滿足6項或以上才能遞交申請!(如年齡在50歲以下、擁有合資格大學頒授的碩士或博士學位、具有良好的英文書寫和口語能力、擁有至少5年相當于學位程度的工作經驗、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到100萬港元、擁有一家全年盈利達500萬港元的業務實體等)
*以上情況僅供參考,具體請咨詢景鴻顧問評估。
香港優才計劃經歷巨大改革后,今年第一季度的獲甄選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斷崖式”暴跌了67%!
除此以外,香港高才通也逐步對申請文件及申請細節規范化!包括:2024年8月份,要求B、C類申請人須提供由第三方認證機構或頒授院校發出的學歷認證文件,并向入境處提供可以在相關網上平臺進行驗證的所需資料;今年5月,對A類的全年收入注釋進行更新,增加了「關于業務收入,一般而言,申請人須在遞交申請前的整個評稅年度持續持有相關公司的股份,以計算他們從其擁有的公司的利潤中獲得的年度收入」等。
近期,正是香港高才通首批獲批人士的續簽時間。香港入境處已明確表示:高才通申請續簽時,必須在香港受雇工作或創辦業務!并強調“空殼公司絕無續簽可能”!對此,香港入境處也表示會嚴格審批每宗申請,也會不時進行突擊巡查,包括實地核實聘用公司的營運模式、財務狀況及員工資料等,以判斷申請人或其聘用公司在申請簽證或續簽所申報的資料是否屬實。
另外,香港入境處要求在2024年8月前遞交申請的高才通B、C類申請人,續簽時也需要提供學士學位畢業證書、正式學業成績單、學士學位學歷的認證文件,且三者缺一不可!
由此可見,今年的施政報告有機會進一步收緊香港身份項目,繼續從“量”的方向到“質”的方向進行轉變,香港身份紅利期或隨之結束!
現在距離2025年公布施政報告還有3個月左右的時間,請馬上把握香港身份紅利期機會!
免費定制移民方案
全程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