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近年來,香港求才若渴,推出各類人才計劃歡迎全球各地的人才申請香港身份,并歡迎這些人才的配偶和子女一起來港生活。 據官方統計,自2022年12月底至今年2月底,香港各類人才計
近年來,香港“求才若渴”,推出各類人才計劃歡迎全球各地的人才申請香港身份,并歡迎這些人才的配偶和子女一起來港生活。
據官方統計,自2022年12月底至今年2月底,香港各類人才計劃共收到45萬宗申請,其中超過29萬宗已經獲批!同期約有196000名人才已經抵港,部分人才攜同配偶、18歲以下未婚子女一起來港定居。而2022年至今年2月底期間,就有約132000名18歲以下未婚子女以受養人身份,跟隨這些人才一起來港生活!
▲圖源:香港立法會
香港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大量的人才,絕對離不開當地的優質教育環境!
當地有議員表示,根據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新來港人才尤其是人才家庭中,三分之二的誘因都是香港教育!但也正因如此,大量的人才子女短時間內涌入香港,并可以憑「本地生」身份升讀香港的大學,讓升學競爭變得尤為激烈!因此香港從去年開始,有聲音促請香港教育局檢視「本地生」定義!
近日,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香港立法會上就此議題回復議員質詢,似乎透露出不少新進展!
©包圖網
在新學年聯招前公布最終方案
蔡若蓮表示,檢視「本地生」定義的最終方案將于新學年聯招前盡快公布!同時會考慮設立相關的過渡性安排。
她表示將會參考多方面的意見和不同地區的做法,并會綜合考慮各種可行方案對人才計劃的吸引力、大專院校錄取學生的安排、海外人士入境等的影響。
意味著,港府在檢視「本地生」定義的同時,也會積極配合各類人才引進計劃,加強對這些人才子女的教育支援,減少新措施對人才子女的影響下,推行合理的“本地生”優化計劃。
▲圖源:香港立法會
考慮增加居住要求或須就讀本地學校
蔡若蓮在接受質詢時表示,會參考其它國家或地區的做法,例如部分地方需要一定的居住時間或規定必須就讀于本地的學校等,才可以獲得本地生的學費資助。
或會增加“自費學額”
眾所周知,香港每年有1.5萬個本地生大學學額。蔡若蓮表示,為了保障本地生的升學機會,這1.5萬個學額將不會改變,但她強調,未來會考慮不同方式資助本地生,例如為不被資助的本地學生,考慮額外增加一些學額,教育局已對此正在研究方案。
香港本地生VS非本地生的區別
目前,根據香港的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官網顯示,內地家長如通過香港優才、專才、高才通或香港投資移民等方式獲得香港身份,18歲以下的孩子隨之取得受養人簽證,即使未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也屬于「本地生」!
▲圖源:JUPAS
01、錄取名額不一樣
一般來說,香港八大高校每年會提供15000個學士學位課程的學額通過JUPAS錄取本地學生,而非聯招名額只有3000個左右。
02、申請方式不一樣
作為香港本地生,孩子可以參加香港的“高考”DSE考試,并憑DSE考試成績通過JUPAS系統獲得香港高校的錄取。而非本地生則不同通過JUPAS系統獲得錄取。
作為非本地生,例如內地學生想要獲得香港高校的錄取,要么通過參加高考提前批,要么通過香港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獲得錄取OFFER!如果通過香港高校自主招生方式,還需要提交一系列申請文書、推薦信、成績單等材料。
03、錄取要求不一樣
JUPAS類似于內地的志愿填報系統,根據分數高低排序并錄取。對于非本地生申請,除了成績,港校還會考慮學生的申請文書和面試表現等。
04、學費區別巨大
香港教資會資助的八大高校,對于本地本科生的每年學費標準統一,現在均是42,100港元/年。但非本地學生入讀這八大高校的本科課程,每年所需支付的學費是本地學生的3-4倍。
以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非本地本科生學費為例,兩所學校的非本地生學費分別為182,000港元/年和145,000港元/年,折算下來,非本地本科生大學四年要比本科生多花約41-56萬港元!
*僅供參考,請以學校實際收費為準。
原來作為香港本地生可以享受這么多教育優勢,作為家長的您,當然要馬上為子女規劃起來!早規劃、早申請、早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