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會福利制度完善,也因此吸引著不少人選擇移居香港。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不少香港本地人和移居香港的人士都紛紛選擇回流發展,社會保障福利、住房等問題就成為這些人士尤為關注的問題。
為此,廣東省陸陸續續出臺多項措施,讓大家安心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展。而最近,廣東省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聯合發布《實施〈粵港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重點工作》,將圍繞8大方面57項具體措施開展合作。
在這份框架協議中,又再次為港人在內地生活發展提供極大的便利措施,這份協議到底主要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
簡化購房流程,享粵本地居民同等待
在這份《框架協議》中提及到,“優化落實便利香港居民在粵購房政策措施。進一步簡化香港居民購房流程,完善香港居民購房貸款政策,推動落實與廣東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雖然此前廣東省已經推出過相關香港居民在粵購房、租房的便利性政策,但對于部分擁有限購政策的城市而言,港人在這些城市買房,還是有一定的門檻存在。
眾所周知,在廣州、深圳這些限購城市,都規定非本地居民都需要繳納滿一定的社保或個稅年限方可購買。而在這份《框架協議》出臺之前,這些限購城市對于港人購房仍有一定限制,比如深圳,僅前海地區發布了12項惠港澳居民政策,港澳居民在前海購房,享與深戶居民同等條件;而廣州,則鼓勵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申領廣州人才綠卡,享受購房、購車、子女入學、醫療衛生等市民待遇。
而隨著這份《框架協議》的出臺,不久后香港身份人士在這些城市購房,或將可逐步被放寬甚至取消限購政策,享有本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此外,還有什么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措施?
01、跨境方面
加快皇崗口岸改造;推動落實深圳灣口岸24小時通關,以及完善港珠澳大橋跨境車輛通行政策及出入境政策;推進香港國際機場與東莞鋼的深度合作等。
02、教育方面
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香港理工大學在佛山、香港城市大學在東莞的籌建和合作辦學等相關工作;完善香港居民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考試等政策;支持香港副學位(含副學士和高級文憑)畢業生到廣東省高校升讀本科;完善香港專業人才在珠三角九市申報評審職稱機制;支持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發展等。
03、文化旅游方面
爭取優化「144小時便利簽證」措施,探討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線路等。
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化建設,
未來一個港人身份,
坐享香港+內地雙重福利,將不再是夢!
項目推薦
申請要求:
申請人年齡需18歲或以上
具備良好的學歷及財政能力,滿足兩套計分制度其中一套的分數要求
具備良好中文或英文的書寫及口語能力(中文口語指普通話或粵語)
配偶及18歲以下未婚子女可隨行
方式一:成就計分制
申請人曾獲得杰出成就獎(例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級或國際獎項),或
申請人可以證明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例如獲業內頒發終身成就獎)
得分為滿分或者零分兩種
方式二:綜合計分制
最高分是225分,合格分是80分
評分項目包括:年齡、學歷或專業資格、語言能力、工作經驗、人才清單、家庭背景(具體評分請參見評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