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敢想象嗎?
和高考相比,中考的升學率更差!
尤其是在發達的一線城市,中考的升學率更是令人驚嘆!
據數據顯示,在2020年主要一線城市普高錄取率中,深圳約為47.2%(含民辦高中),若去除民辦高中普高率僅34.9%;廣州約為58.11%(含民辦高中);上海約為70%(含民辦高中);北京約為80.07%(含民辦高中)。
同時,據數據顯示,廣東省在2020年有67.4萬人參加高考,其中本科批次上線31.93萬人,升學率月47.37%,專科批次上線62.6萬人,升學率92.91%。
如果按照升入公立中學(除去民辦高中)的比例,和高考升學率相比,深圳這樣教育資源豐富的一線城市,中考升學率竟然還趕不上整體的高考升學率!
可見,在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的一線城市,中考的升學競爭有多厲害!
而且,教育部還曾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思路與舉措》中提出,“要合理確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比例,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以及在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中表示,到 2020年,“中普比例”要達到平衡,實現普高和中職人數比例5:5。
中考招生比例的改革,也就意味著只有50%的中考學生可以升入普通高中,而剩下的50%的學生將會被分配到職業教育學校(也就是“中專”),既然無法進入普通高中,那么就更無緣之后的“高考”了!
中考“招生比例”的改革趨勢已然形成,而且各地也在不斷出臺各項政策,給學區房“降溫”,這也就意味著今后“買房”也一定能夠入讀!
子女進入普通高中,尤其是成績較差或一般的學生將作為首先被“淘汰”的人選。
如何才能改變這種現狀,為子女爭取更多的教育機會?讓資質一般的孩子也能擁有更好的教育未來,考取更理想的學校?
不想子女被“淘汰”,或許可以考慮避開“競爭”。其實,除了高考這一條出路外,子女還有不少選擇!而這些選擇就需要一紙“身份”作為前提。
方案一:
參加華僑生聯考,低分入讀“211”、“985”名校
華僑生聯考是什么?
華僑生聯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是由國家教育部門為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學生設計的專門本科升學途徑。華僑生聯考已經舉辦了近30年,是平行于全國“普通高考”的另一種升學形式。
優勢:
競爭力更小:在2020年,高考考生已經達千萬,創造歷史新高,而華僑生聯考每年考生約4-5000人,全國有三百多所學校招生華僑生,平均競爭力相比普通高考要小很多!
分數線更低:華僑生聯考各錄取分數線要比普通高考低50-200分左右,讓子女以更低的分數錄取更好的學校。
題目更簡單:考慮到華僑港澳臺學生脫離中國教學多年,所以聯考中出現的知識點大多來自初中,并且結合國內中考及高考的考點內容進行了刪減,總的來說,相對于高考難度要低很多。
條件:學生及一方家長擁有國外“綠卡”(永居或臨時居留身份),并滿足一定的居住條件,由此建議提前3-5年進行規劃。
方案二:
入讀國際學校,同享歐美頂尖教育
近年來,不少國際學校選擇在中國開辦分校,而這些國際學校則成為了國內不少中高產家庭、以及有留學打算的家庭的首選。
優勢:
課程更多元化:相較于國內教育,國際學校的課程多元,授課的科目與國際接軌,教育設施也更完善與先進,還采用分層教學、小班授課,師資比例高,能讓孩子以更好的方式接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
升學途徑更多:而且國際學校升學體系多元化,多數國際學校采用國際標準的考試及升學方式,其學生高中畢業后可直接升讀國際名校。據統計,約65%以上的學生可入讀QS排名50的世界名校!
條件:多數國際學校需要學生擁有一國綠卡或外籍身份,為學生配置一國“身份”是入讀國際學校的前提。
方案三:
成為國際留學生 進清北頂級名校
在國內,有不少頂尖的學校,例如:清北等,都擁有“國際生”政策,而根據每個學校的不同政策,擁有國際生身份的學生可以免試或者面試入讀,無需參加高考!
國際留學生申請條件:
1.持有效外國護照或國籍證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內有在外國實際居住2年以上的記錄;
2.具備相當于中國高中畢業學歷并有一定的漢語基礎;
條件:成為國際生的基本條件,需要擁有“外籍”身份,且滿足一定的居住要求,因此至少需要提前4年進行規劃。
其實,子女的教育不只“中考——高考”這一條獨木橋,想要為孩子爭取更多的教育機會,父母則需要盡早規劃!
免費定制移民方案
全程貼心服務